抽逃资金行为的认定方法
永康法律咨询
2025-04-18
抽逃资金行为通常是指公司、企业或其他经济组织中的法人或者股东利用职务上的便利,通过非法手段转移资金、资产或者权益,致使债权人无法取得应得的清偿或造成国家资产损失。在法律上,这种行为可能构成刑事犯罪,如《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》中规定的“抽逃资金罪”(第264条)。具体认定方法包括:1.行为人是否有公司法人或者股东资格;2.是否存在非法转移资金、资产或权益的行为;3.转移行为是否造成了债权人的损失;4.是否具有非法谋取利益的主观故意。这些要素需在案件中得到证据支持以完成认定。法律依据:《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》第264条:任何公司、企业或者其他经济组织的法人或者股东利用职务上的便利,吸抽资金、资产或者权益,导致债权人的损失,数额较大的,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,并处或者单处罚金;数额巨大或者有严重情节的,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,并处罚金。《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国有资产法》第42条:违反国家有关规定,擅自将国有资产转移到他人名义,导致国有资产损失的,依照刑法有关规定追究刑事责任;尚不构成犯罪的,处五日以下拘留或者五千元以下罚款。
上一篇:我没有宅基地
下一篇:暂无 了